死舌

实则无论看开抑或固守,自我规劝往往就是选择忍耐与妥协,只是程度与角度各异。
公众号:食色在野

 

相濡以陌

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媒体炒热与大众跟风,实际根本是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的。比如行各种名的各种节假日。大概只当作时间的节点是很好的。

不想吐槽截至目前所看到的各种形式的年终(岁末)总结,毕竟一旦有所提及,这堆文字的本质也就有了借题发挥与故作深沉的嫌疑。

其实只是因为从朋友圈一个单向好友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些想象之外的东西——与我之前对她的印象完全不重合但细究起来又环环相扣的——然后心情就此沉重。如前所述不过是习惯性装逼罢了。

她是某知名青少年杂志的挂名编辑(我之所以会添加她为好友的原因),虽然始终没有投过任何稿件。也许关注编辑的日常算是我的癖好之一,当然前提是对方除了微博之外也愿意在其他社交平台自我披露。

最初我并不知道她还是在读学生。只晓得她独居并且收养了一只左右瞳仁不同色的漂亮猫咪。从语言风格大概感觉出她是一个性格直爽不拘小节的女生。或者如她自己所说,女汉子一枚。尽管当时对她这个自称多少有些支吾,觉得有些普遍性(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矫情。

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我必须承认,在今天看到她的日志之前,我的心里一直对她有着某种钦羡。默认她工作如意,默认她生活顺遂,即便少不了世人常有的挫折与编辑必有的纠结,但至少总以为她过着的日子是肆意而自由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我对自己的期望。

然而事实是吊诡的。或者准确来说,是我用自己的惯性思维自以为是地捏造了一种臆想,当它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又先入为主地责怪现实太现实。也可能这是大多数人会犯的错,而我甚至不止一次面对别人对我想当然的构设时,无可奈何地苦笑一声。

我又何止一次将这样的哭笑不得赠与他人。

不愿着意于描述她的窘境与艰辛,或是我看法改观的具体体现,更不愿质疑她的文字本身是真是假,是有心抑或无意,只知道自己在那一刻真真切切的被触动,只觉得如果也要记录或者展望,倒不如先从内心的成长开始。

最后贴上她文末摘录微博上某大V的一段话:

到了一个年纪,最能折磨人心智的便是平庸。读了不少书走了不少路,却仍然不知道怎么就把生活过成了现在这样,怎么就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叹青春太快,因为自己无可回头。恨生不逢时,因为不想承认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拼命过。

我们终究是陌生人。未来长长的路互相陪伴,转瞬也就走过。

 

  5
评论
热度(5)

© 死舌 | Powered by LOFTER